
有個笑話說,荷蘭人的身高平均是世界最高的,卻住在最小的房子裡。就像照片裡的房子,以它的規模,如果在台灣,了不起是個有錢人家的豪華住宅。實際上,它卻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堡!更不用和德、法兩國,在各種旅遊指南和旅遊報導中,一座座巍巍聳立的城堡相比。
從一般房子的大小和整齊程度可知,建築的法規限制應該不少。每間房子的大小都差不多,沒有豪宅這回事,可是有農莊和一般房子的差別。有次去別的城市終於看到尺寸比較大的房子,興奮一下子之後發現,原來那是雙拼,有兩戶人家。至於在我居住的這個城更不用說,它在二次大戰時嚴重受創,在良好的都市計劃下重建,它完全展現了「直覺式」的規劃方式。
多直覺呢?市中心是大中心,每個區域有小中心。初來乍到時被一堆「中心」搞混,就我的認知中,中心是個很重要的地點,並不會輕易賦予地方以「中心」為名。最有趣的是,每個小中心多會有一個購物商店街,一律稱為「購物中心」!於是當大家提到要去「中心」時,不免加註去哪一個「中心」。
再來就是房子。台灣的建築物以有機方式成長,大概除了國宅和「造鎮計畫」外,不容易看見成片一致的房屋景觀,因此從照片裡的建築物辨識出拍照的所在地並不難,只要你對這個地方夠熟悉。在這,到哪都覺得很像,如果在這迷路了,可能有鬼打牆的感覺。每個房子的單位面積相同、高度一樣,顏色相近。我高度懷疑,他們的建築師重複使用設計圖,哈!
後來看書才知道,荷蘭身為低地國,土壤大多是黏土性質,不像德、法本身可以開採良好的建築石材。以前還沒有現今的鋼筋混泥土等等土木技法時,自然只能蓋出小房子。而且為了讓地基穩固,不僅要讓土地空閒數年乾燥之外,還必須密佈地樁來支撐。只是,以他們的平均身高和塊頭來說,相形之下房子真是小。前陣子的新聞報導,荷蘭人身高平均185cm。又如服飾店裡的同一件衣服,標給荷蘭人的數字小法國人兩號,像是荷蘭尺碼42號,法國尺碼就是44號。
這也牽連到我的生活便利性,不管是坐在椅子上、馬桶上,還是騎腳踏車,總覺得自己的腿有點短XD,腳無法舒服的搆到地板。好處是,如果想趁減價時買衣服,我的尺碼通常還有貨,誰叫我的個頭是在常態分布的端點,成了專買零碼貨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