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0

Dutch Sense! The Uncommon Sense: memo

該書目錄

當初買書,除了滿足自己好久沒在實體書店裡挑書、買書的快感── 一般書店放眼望去幾乎全是荷文書,完全不想買。最主要還是它描述了目前荷蘭社會的概況與特徵,追溯它的歷史發展說明何以現今如此,並延伸討論Dutch sense如何影響全世界。先不論本書的分析觀點是否正確,它在what的層次上的確點出不少我深感興趣的現象,特別是個人的原子化。

就我本身的觀點,荷蘭社會中的個人生活之所以能夠-「能夠」意指這並不是均質存在的現象-很徹底地獨自存在,他們本身的社會福利制度、配套措施(特別是轉化成服務性的商業行為)和手工步驟的被替代功不可沒,導致如東方社會中,家庭結構作為個人在政府無力顧及時的備援功能,或是生活上家人的協力互助,在荷蘭沒有必要存在。

社會福利制度方面,我不清楚實際的施行細節,但從書中的描述可知,青少年只靠著打工便足以應付獨自生活的開支。老年人的各項照護可以申請政府補助,或是由保險支付。專業的照護機構人員定期到家視訪老人,必要時協助處理家務,並且評估其健康狀況,安排老人參加團體社交活動、運動、就醫等等。加上大多數的超市均勻分布,經常可見老人家獨立購物,行動方便的走路去,步伐不穩的推個四輪的小車子,不願意走路的坐著代步車。

許多物品提供漸層式的選擇,從必須親自手工處理到全自動化,最經典的例子是超市裡的食物。新鮮的、罐頭的、冷凍的蔬果;不會削馬鈴薯、切紅蘿蔔嗎?有切好、煮好的。覺得準備沙拉很麻煩?有打開即可食的包裝。有興趣親自料理的人,考慮切好的或是醃製好的生肉品,如果是排類還附贈配醬。要不也有煮熟的或者罐頭肉品可供選擇。微波食物,冷凍Pizza、薯條、薯塊、炸魚片。各種口味和包裝的:沙拉醬、義大利麵醬、米食醬、湯塊、湯粉、湯、濃湯粉、濃湯醬。

公共場所的旋轉門可以自動感應啟動選轉或是切換到自動門模式。飲料的自動販賣機少不了,和別的國家一樣有零食自動販賣機,它甚至還獨樹一格推出熱食自動販賣機。洗手間裡的芳香劑自動釋出。擦手巾的機器(這的擦手巾是布質、可回收清洗的)分自動感應或是手動控制兩種。連垃圾筒都是感應開啟的!我想,即便是生活白痴(私底下的評語,這裡的人想法果然很……)在這種國家都能過得很好,只要再花點錢添購家電就行了。

在財務和生活機能兩大體系支撐下,個人不必仰賴家庭同樣能夠過活,納入宗教、整個社會觀念的影響,個人的原子化發揮到了極致,異性戀、核心家庭的模式經典地存在,但不代表家人之間的情感屬於強鍵結,而且還有許多例外。強調自我獨自存在的另外一種展現,就是難以從個人風格推測個人背景!單看衣著打扮你無法預測他的年紀或是社經地位(從小的到老的,天氣只要一熱,都有女性穿細肩帶),也無法從喜好園藝這事知道他個性是否居家(他們全國上下都愛園藝)。

回歸到這本書,它談及的現象與層面更廣,而且從西方人的眼光來看荷蘭人,這對我是個有趣的經驗。在這的時間不夠久,雖然能夠看見某些現象,卻無法更深入的從現象背後的成因去理解。這本書至少提供了某種觀點,儘管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某些詞彙似乎貶損的意味較重,就當看有點八卦味的書,娛樂一下。有機會的話,再摘些我認同的分析上來。

2 comments:

人妻預修生 said...

讀過一本英國小說,
作者把熱愛園藝的婦人描寫為無法與法官丈夫在思想和生活經驗上並行、固守於一方園地的人,害我總是看到園藝就想到那本書裡描述的形象。

還有那個請問一下,米飯醬是啥?

olga said...

義大利麵有義大利麵醬
煮好的米飯有米飯醬可以淋...
總之很受不了他們的食物啦,
一個超市裡大約只有1/3是新鮮品
(i. e.放個一、兩周會壞的)
而這1/3中,有一半左右是重複的...
剩下的都是麵條,罐頭,醬料,冷凍食品,餅乾糖果等等
我現在每次站在非生鮮品區域都會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