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節過了一個月有,想動筆想了許久,還是擱到現在。
---
還在簡單生活節徵選攤位的階段時,和打算擺攤的朋友聊起主辦單位的收入:進場要門票,單日預購1000、現場1200,以及出租攤位費用,等於是兩邊收錢,還有其他廠商的贊助。也看得出來,它有不少支出:場地租借和場地佈置、廣宣費用、工作人員的薪水、商請表演者和表演團體等等。那麼,一場簡單生活節辦下來,主辦單位到底賺了多少錢?
更進一步的追問,文創是誰的好生意?
文創這回事,有規模的初登場或許可以追溯到敦南誠品的「一卡皮箱SHOW自己」。在那之前,文創的內容散落在各行各業:文學、設計(平面設計、插畫、生活用品…)、廣告、手工藝(拼布、打毛線、金工、飾品…)、服飾等等。文創出現後,一統天下,甚至進一步給予更大的發揮空間,舊觀念中覺得沒有實際用途,純收藏、純裝飾的商品,一旦和創意結合,也是個可以上架販售的好賣點。
CAMPO在西門町電影公園常態性舉辦創意市集則邁入另一個階段。那是個百家爭鳴的時期,大量的市集者出現,作品的品質顯得參差不齊,第一波成名的市集者在那個階段培養出來。當然,現在再來看看當初的市集者,也有不少人消聲匿跡,我以前蒐集的創作者blog,荒廢的、消失的不在少數。
2008年?CAMPO轉型,暫停舉辦市集活動,「創意市集」少了這個民間力量的推動,顯得更向公部門和商業化傾斜。除了定期舉辦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 由NGO舉辦外,公部門從西門紅樓介入,兩年一次的簡單生活節則由老滾石人策劃舉辦。市集背後象徵的產業「文創」,成了各路人馬眼中的下一隻金雞母。學學文創打響第一砲,略有爭議的南村落接棒,同時起跑的還有華山藝文特區ROT,接下來則是松菸和華山的BOT。
創意市集至此,主角已經從商業中的「素人」-在創作上有一定水準,但他們商業方面的經驗從無到有,靠著在市集裡打滾一路累積而來,希望透過市集展露自己的才華,最好還能以此維生-轉向企業淘金的模式。而企業訂下的遊戲規則,往往對商業素人形成一道門檻:有一定知名度、有計劃經營的(小)品牌,或者願意支付(對商業素人顯得昂貴的場租)的人才能進駐,間接扼殺更多創意的可能,甚至使消費者對創意麻痺,因為在這套商業機制的篩選下,創意的同質性太高,而且集中在一個地方取得,反而沒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效果。就像這次簡單生活節裡的T-Shirt區,選擇很多,看得眼花撩亂,但每件商品在眾多同類中難以襯托出自身的獨特性,因為大家都是彩繪棉T!
消費者呢?也從「消費者」對「生產者」直接交易,轉由財團介入、多賺一手的局面,不管是瘦了消費者--生產者為了反映進駐文化園區的成本,提高商品售價;還是瘦了生產者--生產者為了避免反映成本的售價太高、嚇跑消費者,只好自己少賺點;財團永遠是贏家。難怪每次的簡單生活節總有人看著票價感嘆,一點也不「簡單」!
然而中產階級面對這麼多消費選擇、彼此競逐的商品,中產階級的荷包能不能撐起這一片市場?加上中產階級面臨貧富差距加大的現實,以及成家、養育下一代的支出排擠效應,文創產業接下來如何定位消費市場,的確有趣。而因為文創財團化被迫退出的商業素人們,如何開創另一片天地,也值得期待。等著看文創會怎樣地變成誰的好生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