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醒世界的人
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 The Life and Legacy of Stanley Milgram
作者:Thomas Blass
譯者:黃澤洋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6/02
以下內容取自該書目錄
口《大眾心理學叢書》出版緣起
口審訂者序/洞悉人性才能不再重蹈覆轍 洪蘭
口自序
口前言
1.無名的社區
米爾格蘭成長於一個混合的移民社區,居民多為來自東歐的猶太裔。這些移民充滿抱負,或是為他們自己,或是為下一代:就是那些在街上玩著板球、想著他們世界最外圍糖果店的孩子們。
2.在哈佛的學業表現
在哈佛的幾年中,米爾格蘭得以充分地發展,在多元化師資所提供的環境中有著豐富的智識刺激,以及社會關係課程的協助,讓他培養出對社會科學領域的廣泛興趣。反過來,他也將在系上留下印記。
3.跨文化的洗禮
米爾格蘭的跨文化實驗有著影響深遠和劃時代的重要性。因它呈現了一個重耍的里程碑,將民族性格的研究主題從沙發椅上的思索,轉化為客觀的科學性探究。
4.從普林斯頓到耶魯
米爾格蘭知道如果要在學術生涯成功,他必須有重要而且傑出的研究計畫,在普林斯頓的一年將要結束前,他已經知道這個研究計畫將會是:研究對權威者的服從行為。
5.服從的經歷
在服從質驗中,當施加的電擊強度愈來愈強,同時學習者的抱怨和哀求變得越來越可憐時,看得出來受試者也是越來越緊張。但大致上他還是忽略這些痛苦的哀號,臉上的表情展現出繼續做下去的決心。
6.服從的實驗
這些實驗一再顯示出我們準備服從權威的強大力量,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強到足以讓我們違背自己的道德原則。另外,服從是情境特質的函數,隨著老師和學習者之間的接近距離而改變,超越人格特質的變異性。
7.餘波蕩漾
一系列的服從實驗除了驚人的結果之外,也帶來了各式各樣的討論與批評。雖然米爾絡蘭在進行研究時已經考慮到道德的問題,但在結果發表之後仍然引起強烈的爭議。
8.重回學術伊甸園
米爾格蘭重回哈佛大學後所進行的研究,最能代表他在劍橋的歲月。他的工作計畫中,有兩個議題特別重要:遺失信件技術和小世界現象。這兩者都將成為社會心理學家和其他社會科學家非常有價值的創新研究工具。
9.都市心理學
離開哈佛到紐約城市大學,都市生活心理學成為米爾格蘭的主要興趣,他將社會心理學應用在都市的相關議題上。他利用很多創新的質驗方法,說明在城市中和在小城鎮裡的行為會有哪些不同。
10.中央舞台
米爾格蘭根據《城市的生活經驗》一書拍攝影片《城市與自我》,他的製片經驗讓他看到科學方法有一些限制,而影片卻能超越這些限制。一九七O年代中期之前,製作影片已經開始進駐米爾絡蘭興趣和活動的中央舞台。
11.苦惱擔憂、覆誦者和衰退的歲月
米爾格蘭在紐約城市大學時,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當他向外面申請研究經費補助時,不斷遭遇困難,因為實驗計畫的理論基礎薄弱而被拒絕。另外,他的心臟也開始出狀況,慢慢耗損他的體力與意志。
12.米爾格蘭的影響與貢獻
米爾格蘭留下的遺產,是清晰易懂、沒有術語的文章,讓他的研究工作可以被廣大的讀者群接受。結果,他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讓社會大眾認識到學術的價值,用科學的取向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
口參考文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