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3

201004 北京行:購物心得


照片說明:我們每到一個購物站,服務人員都會發一張卡片,要求結帳時出示。卡片上有導遊在這個購物站的號碼,結帳人員依照號碼將業績登錄在該導遊名下,方便日後結算佣金。

整理照片時才發現,我沒留下什麼購物點的照片,殘念。不過有興趣的人可以google一下,我發現去北京的團,大多會被帶去這些點,有人寫了圖文並茂的文章購物站遊記。

中國旅遊行程中安排購物站看來是個普遍情況。我找團的過程中,有團標榜「全程無購物站」,或者寫清楚了「只」安排哪些購物站。旅行社發的行程說明表上也請旅客多配合,即使不想買東西,還是下車參觀參觀,別讓領隊和導遊難做人。其實寫明了有購物站的,都比不明講、再硬塞給你的好。後來看到一些網友經驗談,如果團費太便宜的,通常是當地導遊沒底薪,得靠帶團員去購物站消費,賺佣金貼補。就有人遇到因為團員買太少、他抽佣抽得不夠多,而擺臭臉的導遊。所以選擇旅行團時,便宜固然重要,但是不希望被帶去太多購物站、甚至被情緒威脅購物的話,還是別找太便宜的團。

這次的團,排了一個附設的購物點和三個購物站。附設的購物點比較單純,這個點在用餐餐廳旁,我們下車時,導遊約略跟我們介紹一下,聽聽簡短的館員導覽,讓我們吃飯後自由逛。這個點主打的商品是景泰藍,簡單來說,在銅製的物品上上色、燒製,整個過程都靠人工處裡,所以即使在中國這種人工便宜的地方,一只普通大小的花瓶,也要賣個幾百元人民幣。

特地安排的購物站就比較有花樣了。

去茶博士家時,我們一團人被帶進一個小房間,由一位自稱傣族人的小姐講解他們販售的茶:川七花茶、東方美仁(用烏龍茶的烘培方式處理普洱茶葉)以及普洱茶,其餘三、四位小姐則負責泡茶、煮茶、倒茶。最後,想買茶的人則由這些女生分頭接洽。

絲綢店則由一位業務帶著大家走,展示絲綢的歷史,看真人示範如何拉開蠶繭、製造蠶絲被,比較他們公司和台灣市面上販售的蠶絲被價格,最後介紹他們現在的主打商品,第N代蠶絲被套。

珍珠店就有點妙了。同樣有介紹珍珠相關知識的流程,像是剖開一顆蚌殼,看裡面的珍珠,講解珍珠種類以及其稀有程度之類的。但是,他們販售的重點不在於珍珠飾品,而是皮膚保養用的珍珠膏、珍珠粉。那家店的珍珠膏是一罐號稱以人蔘、蘆薈等等透明膠質為基底,放入壓成珍珠樣的珍珠粉,用來保養、保溼的產品。

購物站的銷售手法都很像,從最便宜的產品A開始介紹,然後B、C,最後祭出優惠組,如果你買C,那就順便送你A、B。所以呢,
 * 買一支景泰藍花瓶,贈送N元以內景泰藍產品,可自選
 * 買普洱茶,送川七花茶+東方美仁
 * 買第N代蠶絲被套,送蠶絲被
 * 買N組珍珠膏,送X罐珍珠膏

有能力議價的人,不用拘泥他指定的贈品項目,你儘管跟業務談條件,換成你最想要的東西吧!拿普洱茶來說,有團員談到買N塊普洱茶磚,再送X塊。而我們在景泰藍的站買了一隻花瓶和兩隻小鹿,折價100元。至於不買東西的人,別覺得自己浪費時間,了解這些產品的歷史和製作過程也不錯。

如果去一般店家呢?更要議價!就像第一晚去夜市,路邊攤鋁罐裝的青島啤酒一開始喊價人民幣15元,導遊殺到10元,後來我們在當地超市找到一模一樣的商品,一罐4元!

逛秀水市場時,同行的家人看上一條品質普普的皮帶,對方開價150人民幣,我們覺得不值這錢,但也不想殺價,轉頭打算離開,對方自動降價說那100吧,我們還是不理他、繼續走,對方說50如何。

去超市買東西也很妙。在秀水市場的附設超市裡,我們除了買啤酒,還買了些像是當地特產的食物打算帶回來送人。一開始銷售人員說,買五送一,我們挑了五盒餅,然後又挑了其他幾樣特產,最後,大概銷售人員看我們買得多吧?又主動送我們一盒餅!

所以我這趟旅行下來,買的東西並不多。我不是識貨的人,不清楚合理的價格,我也沒有殺價的習慣,不懂得殺價技巧,還是少在這種地方當冤大頭的好。而且消費力未開的也不只我XD,多虧有幾個團員熱愛購物,稍稍拉高了我們的消費總金額。我們在絲綢站要離開時,另一車的旅客也正要走,導遊看他們買了一堆產品提上車,有感而發的講:人家都買了那麼多,我們這車只有一點點。幸好她帶長期帶台灣團,已經很釋懷了。她說,她並不是怪我們,她曉得很多台灣人都來過中國買蠶絲被了,沒有再添購的必要。但是希望我們至少買東西的時候要出示卡片,別讓她已經不多的業績還掛到別人那去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