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1

酒駕心理學

以下為不具學術嚴謹度的個人心得文。

最近接連酒駕致死的新聞,跟朋友聊到為什麼這些人喝了酒還是想開車。

以酒長久的歷史來說,一個社會很難禁酒,除非像伊斯蘭教那樣,宗教本身禁酒,人們又相當虔誠,讓喝酒成為一種集體的道德壓力,絕大多數的人不僅因自身信仰而禁酒,也在團體的監視下而不喝酒。但即使如此,受不了誘惑、找藉口開脫,偷偷摸摸喝酒的人還是有。就這方面來說,台灣沒有禁酒的可能,酒是傳統文化的一環,也沒有宗教的限制,所以只能朝著喝酒不開車的方向努力。

然而喝了酒,為什麼非得堅持開車不可呢?我跟朋友都不解。我自己不懂得品酒的美,很少喝酒,也討厭台灣文化中勉強人喝酒的勸酒文化,酒駕對我來說不成立,但我有自己小小的臆測。朋友喜歡小酌,但他也不解。剛好朋友能夠第一線接觸被抓到的酒駕駕駛,就他的第一印象來說,酒駕大多數是男性,而且是工人階級的男性。

Bingo!跟我的臆測一樣。

如果能深入探討,飲酒的心理學應該很有趣。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醫藥、飲食都需要它。它是生活享樂的象徵,用來成就個人的品味、炫耀個人的消費能力。也可以是人成癮的對象。它亦正亦邪,端看人們用它的心態。不過這探討範圍太大了,讓我回到我小小的臆測上吧。

喝酒一直存在日常生活中,男性圈中,這更是一種交朋友的方式,一群陌生人一攤喝下來,經過酒的催化,酒過三巡後,大家彷彿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兄弟。然而大老闆們喝酒,事後有司機開車,老百姓喝酒,就只能自己開了,而且這還是"男子漢"的指標:誰的酒量好到依舊能開車,「才這麼一點酒,沒問題的啦」。

深入點想,可以用來當男性氣魄指標的事情有多少,比事業,比聲望,比財富,比擔當、有肩膀...,遠比酒駕來得正面,但酒駕仍然成了一個指標,為什麼?因為這群人前面幾項指標都交不出好成績,而人都需要自尊和信心,在各種個人資本都不足的情況下,只好拿身體來比,比誰能喝,歐,或許man talk時間,還比誰的床上表現好。

如果酒駕的心理之一正如我所臆測的,那麼在祭出重罰之外,或許可以從軟性訴求出發,利用男性要像個男人的心理(雖然我很反對性別刻板印象,但是這是必要之惡的手段XD),將喝酒不開車塑造成男性氣概的表現,強調不只對兄弟要講義氣,對不認識的人更要有義氣,別害了人家一生,甚至害人家家庭破碎,慢慢抽換掉以酒駕表現自己膽識與能力的連結,長久以後,說不定還能形成集體的道德壓力,酒駕的人反而成了團體中的黑羊呢,嘻嘻。

No comments: